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先哲風範‧後學師表︰顧隨詩詞研討會在京召開

先哲風範‧後學師表︰顧隨詩詞研討會在京召開

更新时间:2010-09-08 来源: 发布:邵隆美 浏览:

  

 

(粥會新聞中心訊)來自中華詩詞研究院的消息,2009117,對於中國文化界、教育界來說,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初冬的寒風中吹來了一股清新純正的學術暖風,這一天,中華詩詞(BVI)研究院牽頭,在北京的國務院二招,舉辦了以“緬懷恩師品德‧傳承文化精髓〞為主題的《顧隨詩詞研討會》,並提出顧隨現象值得中國教育界思考的話題這場兩岸三地及海外著名學人齊聚的盛會,顧隨先生的弟子、著名學人楊敏如、張恩芑、葉嘉瑩、張清華等、以及台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理事主席、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香港學人鄭紹平、周汝昌的女兒周倫苓以及顧隨的女兒顧之京等出席了研討會。

 

顧隨是20世紀出色罕見的國學大師,超群軼倫的文學巨匠,三尺杏壇的一代宗師。先生古今中外,文史禪理,兼容博采,融會貫通,形成了獨特的創作和治學風格,常常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對詞學、曲學、文字學、音韻學、禪學、書法都有獨特建樹,而以詞學尤著。顧隨的詞,開創了以當代語言入詞的成功先例,形成了言近而旨遠的獨特風格,為詞體由晚清民國道統寫作向當代轉換的一大關樞。先生又是中國雜劇史上最後一位作家,為中國雜劇史畫了圓滿的句號。其詞在繼承道統的基礎上,以前瞻的主觀性,引入現代意識,給詞的創作拓展了天地,明確了詞的發展方向,在三四十年代影響頗大,與著名詞曲學家吳梅並稱“北顧南吳〞。在青年時期,他還創作了不少具有冀中鄉土氣息,風格多樣的中、短篇小說及情感豐沛、清新流暢的散文,積極參與淺草、沉鐘等文學社團的活動,在新文學史上書寫了難以磨滅的一筆。

 

研討會上,眾位弟子緬懷了恩師的學問道德,更提倡現代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應該向顧隨學習,把畢生獻給中國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傳承文化。仰慕並與先生成為忘年好友的涂宗濤、卞孝萱等發來論文及與先生交往的手稿影印件,以此來紀念顧隨。 93歲高齡的楊敏如即席發言,回顧了受業於先生的感受。她回憶先生在北平淪陷期間授課時,總在檢討自己,用雙關語、用中國的道統詩詞嚴肅地告誡學生們不忘國恥,不忘報國。先生學習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用自己的品德、學識、修養教育感染學生。

 

陸炳文會長受託當場贈送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的題詞“隨緣和諧〞字幅,接著圍繞顧隨為人處世的大師風范即席發言,系統申述了“先生是如何活用 “隨緣〞、“和諧〞二詞,再合成一個概念“隨緣和諧〞,並身體力行于他的創作,以身作則地教育學生,成為人人崇敬的“人師〞。張恩芑既是先生的學生,又是幾次紀念會的策劃、主持人,他為大會帶來著名書法。會上學人們說,雖然顧隨大師已經離開我們50年了,但先生一直堅持“我不能沒有學生〞,先生的文化的精髓是有生命力的,經典的文化是經得起時間推敲的。顧隨不僅將作品留在人間,更將人品為後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