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美歐亞訪遊小記》讀後 * 陸炳文

《美歐亞訪遊小記》讀後 * 陸炳文

更新时间:2010-08-31 来源: 发布:陸炳文 浏览: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是一件快慰平生的事。那麼,讀遊記,居家臥遊,一舉兩得,豈不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一九七二年夏天,局長沈之岳先生應邀訪問美國,順道考察歐亞一些國家。回國後,他偶有機會講述此行的觀感,可是限於時間,總覺得講者言猶未盡,聽者興味尚濃,我們該是何等希望,能够知道得更多一些,以增廣我們的見聞。

非常欣幸,局長手著的《美歐亞訪遊小記》,就在大家的期盼中,分發到每一位同志的手裏了。我一再捧讀,簡直愛不釋手。翻開卷頭語,曉得這本書的問世,還有一段辛酸的過程。

原來,在四十五天的旅途中,局長早就按日寫有日記,師母邵達鎮女士看了,首先促請刋印出來。接著,其他幾位讀過日記的人,也交相敦請,局長始終謹慎從事,孕育了三年,日記手稿才變成書本。所以,假使沒有師母的催生,這本日記,可能長此放在局長的抽屜裏了。果真如此,固然表示局長的慎重和謙虛,事實上,將是我們全局同志的損失。現在,唯一遺憾的是,書目讓我們讀到了,師母却蒙主恩召,離我們而去。何止局長“覩物思人”,中心愴痛,我們仰念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

《訪遊小記》這本書,從頭到尾,文長達八萬五千餘字。同時,刋出精選的圖片,彩色十五幅,黑白一幅。圖文並茂,賞心悅目。拿到手,總教人想先讀為快;看起來,也的確是那樣引人入勝,別有一番情趣。

在書中,紀錄下饒富趣味的風土人情,更有議論遠者大者,如世局與國是等。從這裏,我們很容易體會出,局長為國為民的一片苦心。

先賢顧亭林說:「士大夫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山涉水。」局長公出訪遊時的心境,正是這般。也就像《老殘遊記》著者劉鶚那樣,人物山水裏,處處交織着「家國的感情」。

遊踪所及,一共有十四個國家,廿四個大城市。這些國家,各有各的立國精神;這些城市,也各有令人傾心的地方。不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從安定中求取進步」。安定靠什麼去護衛?靠一股有形、無形的力量護衛着它。何來這股安定的力量?部分來自各國調查和情治人員的努力。我們身為國家調查員,倍感工作的重要,責任的重大。

日記的每一章節,都顯示出局長是以「情報」的觀點,透過「耳」聞「目」睹,去體察每一件事物,再從現象的裏層,發掘問題,探討問題。在廣泛的接觸中,局長與僑胞、學人、留學生、或各國政府部門相關官員晤談,最常討論到的,是下列兩個問題:

第一、所謂「臺獨」的問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自從日本的首要「臺獨份子」,

紛紛反正歸國後,各地的「臺獨」組織,自忖前途茫茫,號稱「臺獨」的活動,已日漸消聲歛跡了,「臺獨」勢力早巳不像過去那樣囂張了。

第二、關於「臺灣人和大陸人」的問題。局長明白指出,住在臺灣的同胞,都是由大陸來的,只是來的有先有後。如果說是臺灣人,大家都是臺灣人;如果說是大陸人,大家也都是大陸人。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足以讓人信服。

局長周遊列國,其中逗留時間最久,記述篇幅最大的國家,都要數美國。如今美國的確有很多可觀之處,這不在於汽車之多,大樓之高,而在於他們崇尚憲法,與維護法治的決心。汽車、大樓誠然令人驚羨,但他們的守法護憲精神,似更值得我們注意。尤其,美國建國二百年來,一直高擧民主自由的火炬,却更不放鬆維護法治的尊嚴、與國家的安全,「民主政治是以法治為基礎」。関於這一點,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

當然,局長訪美之行,所見所聞,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聯邦調查學院最新的視聽設備,和精確的射擊教練,他特別要求我們學習和倣傚。一項射擊專精訓練,就在去(一九七五)年付之實施了,受訓學員個個彈無虛發,深獲友邦駐臺單位的重視。另項科技電化教室,也已籌備就緒了,目前正進入採購教具、製作教材的階段,預定在本年的下半年,一俟調查班第十四期開訓,即可正式啟用,屆時大大提高教學、與訓練效果,自不待言。

談到訓練的要旨,局長在《訪遊小記》中,鄭重提示我們,不但要在工作思維上,培養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縝密的思考力,正確的判斷力。在業務開展上,尤其要厚植強烈的愛國心,高度的責任感。如今,這些實已具體而微,成為「我們的標竿」的主要內容,這是我們工作邁向成功的最佳途徑。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我們也就應該「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訪美後的綜合感想」一章,是全書的精髓所在。對於美國的一切,局長都有深入的觀察,詳盡的分析。針對美國精神好的一面,他條列七項,大為稱道,褒獎有加;在美國社會病態的一面,他同樣以平實、善意的筆觸,擧出十一項,皆能鞭辟入裏,針砭時弊。誠如他在末了所說的,今天美國好比一個巨人,身上有了病痛,倘不及時診療,對症下藥,勢必衰敗下去。讀完這一段忠言,頓使我覺得,不僅我們國家應該防患於未然,即令是當事者美國,也不能漠然視之。

西哲培根曾說:「有些書,要淺嘗即止;有些則要加以咀嚼和消化。」按說,這本日記,應該是屬於後者。仔細研讀,反覆思想,在那些動人的小故事裏,實在不難找到許多的大道理來,攸關世局,或事關國本。以下不過是四個例證:

其一、當局長以私人身分,到達與我們斷交多年的法國,出乎意料的,竟受到國賓的禮遇。法國調查局副局長甚至提出請求,請我們秘密派員去協助他們,以檢肅及防範潛在敵人的滲透、顛覆活動。

其二、以色列最高警察首長,從來過臺灣的他們自己人口中,聽到「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永誌不忘。這回見了局長,再三的說:「我極佩服這兩句話,因為以色列從前就是這樣,才得以扭轉艱危局面的。」

其三、東德的一個哨兵,逃過柏林圍牆後,跟西方記者說:「我早有投奔自由之心,但若有人逃到天堂,我不射死他,我就要『終身勞改』,長留地獄;假使射死他,我又愧對良心,所以不願繼續做下去,還是逃了過來。」

其四、在西班牙嚴密的社會保防制度下,每幢公寓都有「門房」與「巡夜員」看守。居民深夜回家,只要擊掌數聲,就有人聞聲而至,查明身分後,為其開了大門,始能登堂入室。這種配合警察,負責治安的特殊設置,較之我們現行的“守望相助”辦法,確實而有效得多,很可以供我們取法參考。

最初,局長答應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盛邀,出國訪問的首要目的,無非是為了中美兩調查機関間的加強合作、加厚友誼和加深瞭解。結果,不僅在這一方面,有了豐碩的成就;且在另一方面,也連帶把友誼的種籽,散播到其他國家的有關單位。這當中,包括美國的中央情報局、空軍特別調查署、海軍調查署;西班牙的國家安全局、民防總部;西德的聯邦情報局、內政部憲法保衛局;以色列的國內安全局;印尼的國家情報協調局等。經過彼此坦誠又友好的會談,交換世局意見,交流工作經驗,這種攻錯攻玉的功效,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慢慢成長顯露出來。

這本長篇遊記,雖說全是三年以前的往事,表面看,眼前的情況與當年,自略有不同。但是,整個講起來,基本形勢並未改變。引述局長的話說:「在這動盪不安的世局中,難免有些反常的事件發生,然而,歷史發展的規律,終歸不會改變。」有志一同者都相信,我們是正義的守護者,我們更將是歷史的見證人。

篇中,還穿插不少一向未為人知的趣事。例如:西班牙人終年不洗澡,却經常擦香水,因此身上發出一股又香又臭的怪味。美國政府在二十年前,為了太空中心進用新人唐鑫源先生,光是身家安全調查,就花費美金一萬二千元,折合新臺幣約為四十八萬元。以色列有一家“餅和魚”飯店,名副其實,店裏只賣餅和魚,外帶的蒼蠅,則係免費奉送。印尼總統蘇哈托上任滿七年,有一天到某地演講,過後民眾高呼「蘇卡諾萬歲」,錯把蘇哈托當作蘇卡諾了。這類軼聞,不勝枚擧,讀來趣味盎然,誰不認為是興會之事呢!

飛越美歐亞三大洲,全程是二萬七千四百廿八英里。局長風塵僕僕,不辭勞苦,日記裏却不見言苦。他每天晨起靈修,必讀聖經數節,然後默想、禱告。聖經上說:「在力量最大、希望最大的早晨朝見主,如果早晨被主潔淨了的,這一天一定快樂、一定成功。」局長就是這樣,快樂而成功地迎接新的每一天。白天,他不停地聽取簡報,進行參觀、會談等活動。夜深人靜時,獨坐房中寫日記。隔一天,又要自己洗衣,習練勞動。他克勤克儉的生活習慣,躍然紙上,我們必將因他身教,言教的影響,而更加努力奮進。

訪遊期間,局長身在海外,心懸國內的情境,我們從日記中是體察得出來的。他時刻「掛記着局裏的工作,惦念着內外勤的同志。」大家長的這份關愛,出自真情至性,亳無矯揉做作,教我們如何能不感動。到了午夜不寐,局長魂牽夢繞的一件事,就是憶及病中的師母,字裏行間,又不時流露出鶼鰈情深的恩愛。

讀過這本《美歐亞訪遊小記》,我們有心領神會,身歷其境的感受。至於局長帶回來的禮物,除了表現清廉儉樸的作風之外,我以為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涵義。

一把刮鬍刀:象徵要我們廓清一切反常勢力的生長。

一把小剪刀:象徵要我們削除一切邪惡暴力的潛滋。

一瓶聖水:象徵要我們在革命的洗禮下,創造殷憂啟聖的奇蹟。

一本日記:則是要我們認知世界、認清敵人、認識自己。

一顆充滿自信的心:則是要我們滙聚在這顆信心的周圍,凝結成堅強無比的力量,誓必服從政府領導,努力做好國家調查局職掌內的本份工作。

(原載一九七六年「調查員」月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