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世界社吴稚晖义助同志徐悲鸿解决“房事”

世界社吴稚晖义助同志徐悲鸿解决“房事”

更新时间:2012-07-26 来源: 发布:金陵晚报 浏览:

位于南京鼓楼傅厚岗4号的徐悲鸿旧居,现为徐悲鸿纪念馆,陈列着这位杰出的大画家在1927年至1945年间的绘画作品、复制品及生平照片等珍贵资料。这幢中西合璧式的二层带阁楼的建筑院墙环绕,典雅清静,大院内花树繁茂,几株腊梅尤其茁壮,冬天时凌寒怒放,香气袭人,已成小街上一道风景。

徐悲鸿旧居历经八十年沧桑风雨,居然保存完好,足见当年建筑质量一流,并可显示出相关部门和民众对此洋楼的保护卓有成效。说到此楼的建造还有一段故事。

1928年到1931年,徐悲鸿(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蒋碧微夫妇住在南京城中丹凤街,石婆婆巷的中央大学宿舍区,那是一栋双层洋楼,住起来实在不够宽敞,尤令徐悲鸿烦心的,是没有一间画室,他只能去中央大学艺术系办公室作画。

1931年的秋天,徐悲鸿听在南京市民银行当襄理的同乡朋友谢建华说,认识很多地产商人,听说鼓楼东北边傅厚岗有十几亩地出售,徐悲鸿来了兴趣,特抽空偕夫人蒋碧微前往傅厚岗看一看。只见那一带距鼓楼火车站(当年有一条小铁路经城北下关贯通城南)不足一里路,又靠着新开通的中央路大道,交通便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靠近地铁口。空地上还有七八棵百年翠柏,浸透了历史沧桑气息。这儿的环境令渴求一方幽静之地的徐悲鸿夫妇很中意,还请被夫妇尊奉为长辈的党国元老吴稚晖来看了看,吴稚晖也说地方不错,说他们很有眼光。

于是,吴稚晖慷慨出资3000块银洋,作为买下这二亩地皮的费用,并表示等以后徐悲鸿夫妇手头宽裕了再归还,如还不了就当是赠款,这令徐悲鸿感激万分。当年他们在经济上,还真不算宽裕!亟待解决的房事,有人送暖,总算有解。

为什么生活勤俭的吴稚晖出手如此大方?原来出身常州武进书香名门的吴稚晖,与出自宜兴书香名门的蒋碧微沾些远亲。蒋的父亲蒋梅笙早年曾是吴的同门学兄,关系密切,情谊深厚,也正是吴稚晖帮忙,让蒋梅笙得以进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执教国文。吴稚晖眼力过人,早在1907年,就拉徐悲鸿一起创办了世界社 社团4大志业之一,推展正是旅欧教育运动。

民国初年,又力挺出身宜兴寒门的徐,称他画才惊世,前途无量,其后又爱护有加,多方关照。正因为有这层背景,吴稚晖才会大力帮助徐悲鸿夫妇。地皮买好后,他又在报上登广告,请坟主来迁坟,这些事颇费了不少周折,所幸还比较顺利。只是盖房子的钱仍然没有着落,耽搁了些日子。

古道热肠的吴稚晖又出面,发动他熟识的世界社先进同志钮永建、李石曾等贤达名流帮忙,几百一千地凑了一大笔钱,作为新屋建造费用。因所用建材质优价高(如铺地板及楼梯,用的均是美国进口橡木,加上家具桌椅等都得另行打造),施工中,费用陷于紧张,工程不时停下,这令爱面子的徐悲鸿感到棘手。

这时,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闻讯,即与化工系主任曾昭抡、体育系主任吴蕴瑞、经济系主任刘伯量等人商量出手相助,14名教授各出200块银洋,资助徐悲鸿建房。正因得到同事好友的助力,这幢漂亮气派的洋楼在193212月竣工。

徐家终于搬进新居,非常高兴,决定精心创作60幅国画,分赠给在建房过程中帮助过他们的前辈与好友,作品多以奔马图、牧牛图、狸猫嬉戏图为主,还画了些兰草翠竹、梅花、秋菊等题材的画。

这批作品画得非常认真,笔墨酣畅,尽显徐悲鸿的艺术功力。而后,由徐悲鸿夫妇将这批画加以装裱,按名单登门相送,每人两幅,曾任中法大学校长的李石曾当时住上海,徐悲鸿特托回沪度假的艺术系讲师将两幅画带去,并附信致谢。

大家都很高兴地收下了画。这么做本来是风雅而又得体的,但也出了点意外,如出力最多的前辈吴稚晖,就坚决不肯收下徐悲鸿的画。还对他发了脾气,大意是我这个人帮别人的忙,是最讨厌受助人回报答谢的,况且我又是你们的前辈,在我心目中你们夫妇就像我的孩子,搞什么酬谢,太俗气了吧

徐悲鸿夫妇恭敬地听着,连连点头。吴稚晖也就作罢,此一义助徐家解决了房事,也成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来源:2011.3.2  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