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信息 > “粥师”吴稚晖喝粥喝出了个团体(上)

“粥师”吴稚晖喝粥喝出了个团体(上)

更新时间:2011-12-25 来源: 发布:雪堰 浏览:

喝粥还喝出了个团体,台湾有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人士雅集,名叫中华粥会,现在甚至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联谊组织全球粥会

在北方也叫稀饭,在江浙一带叫白粥,大米是白的,故名白粥。苏东坡有记载: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毕竟是大文人,寥寥数语就道尽白粥的好处。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古人已经知道喝粥的好处:可以长寿!

稚晖先生早年家贫,家中喝粥的时候多,而且无锡地区习惯早晚喝粥,中午吃米饭。直到晚年稚晖先生依然保持老习惯,早晚吃粥,晚餐是吃厚厚的粥两碗,这粥是米和红豆、白扁豆煮的。

1924年,吴稚晖先生和无锡老乡丁福保及于右任等人开创以聚会, 粥会于1924年一月十三日正式开始,每逢周一就由丁福保提供场地与粥食,结伴改往丁家去吃粥。一锅热粥,四碟小菜,便是粥会之开始。参加的多为文坛名宿,聚会时以喝粥来增添雅致,几年后正式成立上海粥会

抗战末期,上海沦陷,粥会元老吴稚晖先生随国民政府移居重庆,吴老很想念在沦陷区内的老友丁福保等人,于是重新恢复白粥之会,也就是四川人口中的稀饭晚会。当初的粥会没有任何宗旨和规则,但吴稚晖先生定下一个旨趣:闲话家常,笑谈古今,这八个字成为粥友们始终追求的格言。所谓的闲话家常,指的是不谈官场事;笑谈古今,则是当论国家事’”,但文学艺术还是大家分享讨论的共同话题。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以后,部分粥友陆续到来台湾,一开始生活尚且无着落,也就无暇顾及粥会的雅聚。1955年七月,吴稚晖的门生狄膺为缅怀粥会发起人丁福保和吴稚晖先生的丁吴高风,在台北的静心乐园苏松太同每月星期五定期聚会上试行喝粥。

到了1958年冬天,即稚晖先生逝世五周年之后,有一天吴稚晖的衣钵弟子狄膺在铁路招待所下楼时,忽然转头对同行的晚辈沈映冬说:先生对粥会有期待,现在是我们设法促其实现的时候了。沈映冬二话不说,离去后马上就办,很快选在冬至时节,在台北又恢复起粥会的文人雅聚。

因为粥会是在楼梯上拍板确定的,人们常常笑称楼梯响后,立刻看见来人,粥友们亦常常以楼梯响粥会来戏称台北粥会的成立,这也是对当时出力最多的沈映冬老一种间接的赞美。(来源:雪堰第一世家博客 201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