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对“文化”作了新解 余光中:文才能化

对“文化”作了新解 余光中:文才能化

更新时间:2012-05-07 来源: 发布:管理人 浏览:

(粥会新闻中心讯)台湾文联名誉主席文学大师余光中,去(2011)年4月间,在泉州电视台《对话余光中陆炳文》中,对“文化”作了新解:文才能化,从未闻有“武化”的。台湾文联理事主席、本会总会长陆炳文,当场表示极为赞同与赞佩,也类比“教化”作了一番诠释:教才能化,有教无类,唯有加强文教工作,文化建设才有望获取成果,升格成文化部才会有新作为。

在文化部正式掛牌前两周的今(6)日,陆总会长一面觀看《对话余光中陆炳文》錄影帶,一面对記者說,「文化台湾終於大步向前走了,回想起1982年,從教育部抽离部分主管業務,另設行政院文建会,以委员会模式出現时,即以迈向文化部为目标,將近20年以前,我又受文建会委託,承辦過第二次全國文化会議,結論都一致有設部的共識,還是反覆讨论了这么多年,现在才是最接近實現的时候」。

该会经过31年发展下来,长期致力于文化建设工作的推动,已由成立初始的提供艺文工作者、和文艺团体的补助与奖励,扩大到文化资产、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总体营造、语文推广、文化数字数据库、公共艺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国际交流等;更整并外部机关,累积到了13个附属机关,成绩着实不可谓不可观。

然而時過境遷,文建会在3年前開始,配合政府組織再造工程,才鎖定以轉型文化部、扶植文创产业、型塑生活美学与培育文化素养,作為年度的重要政策目標,全面齐头并进,积极进行促成之。再等到「行政院组织法修正草案」等相关法规通过,着手研议设置文化部筹备处,八字終於有了一撇,只差臨门補上一脚。

過程中間尚且發生一段小插曲,亦即新架構下的组织名稱叫什麼?至少有3个曾經被考慮過:1是「文化部」,2是「文化体育部」,3是「文化观光部」。協商結果出炉要立法階段,一度傳出最有可能叫做「文化观光部」,這是马政府上台之初,少數会延续扁政府构想的施政方向,但后来實在推动不下去,眞正的原因竟然不分蓝绿,反在于观光界的群起反对,所以才拿掉「观光」,就剩下光桿「文化」現今部名。

当初政府决策成立文化部,绝对不是着眼于文化上的理念,也不是认清文化和文化观光之间的差异,而是基于实际的利益。换言之,如果观光界不反对,那么即将挂牌的会是「文化观光部」,但正因为观光界普遍认为,和「文化」绑在一起没搞头,才片面决定退出的局面,光光留下文化部分去单打独斗。

其实,由文化部取代文化观光部,乃迷途知返,是值得肯定。大家都喜欢引用法国前文化部长贾克朗的话:「法国有四十四个文化部」。话里的意思是文化在法国政府当中,不只是文化部在管,其它部门也在管文化。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是很广的,政府的任何部门都可以管文化,却不一定非要管「文化观光」,因为文化有观光的一面,也有不属观光旅游的一面,如果其它任一部门在管文化,那代表此一部门有将文化放在心上;如果其它部门在管「文化观光」,那这些部门就管得太多了。

识者大表赞成的是文化部,而不是狭隘的文化观光部。但赞同设立文化部,并不代表排斥其它部门的文化关连性,或者说是排除其它部会涉及文化的业务,包括与观光旅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内。例如,未来文化部将接管教育部原辖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等附属机关,就得从此兼顾这些文博单位原先负有的终身学习社会教育之教化功能,如此一来文化部职掌职杈,今后也不能只顾自己的「文化」,而完全不顾及若干有关「教育」方面者,这就是陆炳文对应余光中的话,文才能化,教才能化,文建会升格成了文化部应有的新思考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