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沈映冬书札现形记兼忆沈伯伯与我之文化绿*陆炳文

沈映冬书札现形记兼忆沈伯伯与我之文化绿*陆炳文

更新时间:2012-03-24 来源: 发布:陆炳文 浏览:

明(325)日,为纪念吴稚晖148岁诞辰,我以粥长身分约了几位粥友准备去台北至善公园,向粥师 铜像行礼致敬,连系中全粥监事长邵隆美提及,日前搜寻网络上,看到拍卖预展信息中,有1通纸本散页单张书札,说撰书的作者是沈映,好奇地点阅进入图档,发现实即沈映冬之误。

 

此一书札现形,令我喜出望外,马上也上网一探究竟,标的物竟有3封亲笔致粥友的(见下一页),均系开门已毫无疑问,皆为巳故台北粥会首任秘书长遗墨,一封是写给书法家董开章,另兩札含信封乃寄至史学家赵锺。二话不说,旋即先下手为强,一方面设法出个价,试试看能否拍到手,再捐给泉州华光摄影学院,陈展于全粥总部会馆,另一方面也在此顺便介绍一下,近代粥集得以在台复会,幕后人物沈映冬的传奇一生,兼忆沈伯伯与我之一段亲挚之文化绿。

 

30年前,我加入北粥开始,共享大家一锅粥尊荣,就尊称为沈伯伯的沈映冬,生于1916113,卒于20061013,享寿九十有二。出生初得谱名传鼎,及长别名惠樵,字海天楼主,号梁溪沈二,无锡市南长街日晖桥人。父亲沈福荪,为前清光绪21年乙未科秀才,母亲阳湖张薇云,诗礼传家。他9岁临池作书,熟读《论语》;14岁进中学,攻经书古文,博学多才,擅长写作、楷体书法。早岁曾在城区创办明德中学,后任教南京白下中学。

 

1950年,沈映冬只身来台任教职,其间从于右任、吴稚晖、狄膺诸老游。又追随过李石曾,长期从事于孔子《论语》的研究,早年辑有论语讲义──《孔子的生平》,亦尝多次前往美国、英国、法国、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讲学,传播孔子学说。他晚年的学术专着,则有:《石鼓奇缘》、《于右任寻碑记》、《倪云林隐迹记》《东林道上》、和《脚踏回归线上》等5种,且屡屡奔走于海峡两岸,为促进故乡与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做了不少有意义的搭桥工作。

 

然而,沈映冬对人文发展最大的贡献,乃在1958年促成文化人士雅集──粥会在台倡复,同时协助历任会长狄膺、李石曾、杨森、萧赞育、丁慰慈5位,大力推广粥文化。更力促我勉为其难,接下第6任会长的棒子,秘书长乙职也顺利交出,由他的学生徐国枫将军接事,俾便有足够时间,专心游走两岸间,为文化交通造桥,为统一大道铺路。

 

特别值得跟大家一提的,还有粥会回归大陆的两件事:其一,粥会名贤、摄影大师郎静山,与沈映冬原为莫逆之交,所以,当粥友周志刚把郎大师介绍给吴其萃后,泉州的这位青年摄影家,不久就结识了沈映冬2001年再结交上了我,这样的因缘际会,才会在2009年,将北粥文献文物移拨华光,粥总部同年落户学院,总会馆和风楼顷告落成,亦可望今年秋季正式启用。

 

其二,2006年夏天,我按照沈伯伯的多年心意,通过无锡市文联主席浦学坤的帮忙,梁溪粥会终于在他的老家成立,宿愿已了之后不到数月,沈映冬一病不起而撒手西归;翌年我带领20余台北粥友去无锡扫墓,一幌清明时节又将届5个年头,被我追封为永远监理人沈伯伯,对于粥会会务蒸蒸日上,本月稍早花莲刚出现新分会,自1924年首见上海粥会以来,连同北美、南美、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各地,粥集文会累计已编至72号,他地下有知又不知作何感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