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不焚錯巫尪:僖公故事與麗文女俠的和平啟示
更新时间:2025-10-07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微小說]不焚錯巫尪:僖公故事與麗文女俠的和平啟示
2025年德2年秋。「妳10月3日到那裡去呀?」她回:
「有大型宴會啊,忠孝東路玉璽飯店慶祝中華民國114年雙十國慶聯誼餐會。」司馬回:
「原來在那邊超嗨超熱鬧又開心唱國歌的有妳在場?」瀅瀅回:
「對啊,多久沒唱國歌了呀?不明還在的話你知道他能唱國歌會有多開心嗎?我也很會唱呢!有人說:不必等到下一代國歌就換了!」她再補一句:
「有人想唱詐錢『發戰爭財國』和倭國……的國歌。」司馬回:
「妳四周很多遺留下來的那國人種呢!」她回道:
「錯認敵人!」司馬回:
「全台都有這種恐怖的人。」她回道:
「傷腦筋!」
「宴會很熱鬧我看有20幾桌。」
「你在哪看到?」
「中天新聞報導。」
「有25桌,氣宇非凡的俠女豪傑鄭小姐、那麼多鼎鼎大名的好漢、大人物,主桌上的,陸炳文博士、季麟連上將、夏瀛洲上將賢伉儷、郭年昆理事長、李本京理事長、吳成典主席、朱明月主席……;座位在8桌的,馮士彭理事長,黃逸耕總幹事,龍家霽理事,張慶昇總監,曾淑貞主委,吳武行團長,葉堯名譽會長,陶台貞審查長,劉又鵬總編。記者、錄影機、攝影機超多。」
「太棒了。」
「黨魁候選人鄭麗文有來,一位位中將理事長上台致詞。」司馬說:
「鄭麗文選上黨魁我和妻子要立刻回復黨籍。」
「太好了,我從進入學校教書第一天起,人事主任就遷黨籍給我,所以黨籍跟著我至今沒失聯過。」
「真好。郭理事長上台講什麼?」
「講得很動人啊。他說,68年中美斷交那年,蔣經國推動『自強愛國運動』,69年就成立了『團結自強協會』……。捍衛國家、信仰三民主義,重點是他講到「消除派系族群之間的隔閡。」司馬回:
「確實要消除派系族群之間的隔閡。」
「說得真好,可是目前有些台上人的心、眼都被自己矇了。說得更深一層,隔閡是有人故意撒鹽,讓彼此皮、肉分離的傷口不斷的疼痛;有人想讓我們一直悶著分離下去,這樣他們就能從縫隙挖掘我們的錢財……。」
「這就是當今最痛的一點,包括台積電出走、矽盾、產業......全台3分之2的納稅錢都被騙光了!」
「如今,要大家願意團結那外國的詐、欺難拆我們的國。」司馬問:
「我聽到他有講到追求國家的統一?」
「對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是一次一次的統一呀。」瀅瀅說:
「10月的壽星都一起出來台前切蛋糕慶祝呢!」
「我看到影片裡季上將有致詞!」
「他也說得令人感動,有說『榮光基金會』成立了自己的會館,這個會館是屬於大家的會館,可以容納50個人進來開會…….。」
「他講黃復興、講韓戰當時國軍的作戰的精神、黃復興的核心精神是血與淚的凝結。他的聲音帶著歲月的堅強、努力,彷彿看見默默奉獻的士兵、工兵、通信員和醫護兵;感覺雲霧翻湧的山路,中部橫貫公路的修築現場,出來一隊身著軍服的工兵,在泥濘中推著沉重的補給車。當年美國畫了東亞安全線,簽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補給線要靠七萬八千人自己開,硬是在刀削斧劈的山壁上開出一條生路,但犧牲兩百四十二條生命……。」
「所以那條路是血肉鋪出來的命脈,是國家進展的硬頸;黃復興之所以能挺立是因為曾有這樣的意志,這真是血淚組成的光榮部隊。黃復興雖已撤銷,但他的精神在,如今他的女兒回來了,『鄭麗文復興女俠』重新站上這片土地,為團結為記憶而戰。」
一一致詞後,大會帶來了令人滿心激盪的〈國恩家慶〉、〈春風春雨〉……的歌聲,悠揚旋律在資深加新氣象輝映的會場裡迴盪,如同歲月深處湧動的記憶與信念,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的愛與守護之心。
黃復興的女兒豪氣女俠終於回來了。斯文老闆曾說:
「如今,快十年了上台來的人都邪眼,看同胞為雜質人……。」瀅瀅說:
「巫尪等外貌不揚,今邪眼人想焚燒滿滿愛心的同胞,我們難道沒辦法嗎!」斯文說:
「還要在那裡戀佔位子很久呢!」她回道:
「巫尪他又沒有要引入戰爭害人命?說他引起天災!引起飢餓!春秋大旱,僖公想把災難歸咎於巫尪,打算焚燒死他。臧文仲卻說:這不是治理天災的辦法!」她說:
「我們現在也一樣,最怕的是『錯認敵人』。古代有人把飢餓、戰火、貧困的根源推給巫尪等。當今天災人禍堰塞湖崩、土石流湧入民宅、生命折損……責任推給誰、想關已關起多少人、燒掉、罷掉一個替罪羊……問題會消失嗎?其實內鬥只會讓外國的詐欺者趁隙而入,「邪眼者」分裂人民忘記真正該修補的是自己的制度、自己的共識和自己的心。」她說:
「如今,真正的敵人在人們的心裡但都不敢說。與其焚掉巫尪不如修好自己的堰塞湖;與其錯認敵人不如記得誰才想奪走這片土地的靈魂。」邪眼人〈放下屠刀〉詩云:
瞋恚發之為最惡,心生憤怒起狂濤。愚痴到骨迷真性,貪欲傷人猶鎖牢。智慧餘羞刀一斬,慈悲英氣賜新袍。菩提岸上詩陪蕊,世界江邊綠映桃。
終於女俠振起步伐領路前行、迎向富裕、光榮、幸福。
-----------------------.
作者曾淑貞註:
春秋時魯國大旱,魯國國君僖公認為焚燒「巫尪」就能討好天神、化解旱災,準備藉此出氣。大臣臧文仲卻進諫指出這是錯誤的方向:「旱災不是巫尪造成的,應該修築城郭、節省糧食、調度資源才是救災之道。若真是巫尪致旱,燒掉他只會讓旱情更嚴重!」僖公聽從了建議,那年雖然仍有飢荒卻沒有造成動亂與災難。
這段史實告訴我們:面對困境,找錯敵人比災難本身更可怕。與其焚燒替罪羊不如修補自身的制度與人心,這才是邁向和平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