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朝拜如意平安磚雕牆內安康永吉宮媽祖累進408座天后宮廟

朝拜如意平安磚雕牆內安康永吉宮媽祖累進408座天后宮廟

更新时间:2020-04-10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朝拜如意平安磚雕牆內安康永吉宮媽祖累進408座天后宮廟


[粥會新聞中心4月10日臺北訊]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今(10)日對記者說,「日前參拜的廟宇,是新店的永吉宮,因緣殊勝而歡喜,由於座落新北市新店區安平路22號,當地舊名安康,廟名又是永吉,宮前埕側還有如意平安磚雕牆,這堵並不算雄偉的矮牆,卻因其上鑲嵌大師之作,而顕得典雅高貴,廟內神明威武威嚴,且屬地方信仰中心,所以歷來香火鼎盛,吾等祈求凡事平安,相安無事天下太平;這也是我六年來,萬眾同拜媽祖廟行動,累進到第408座天后宮廟」。


實際上,永吉宮乃一間五王廟,供奉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亦即五府千歲王爺公、是為本宮鎮殿主祀神明,然而也跟臺灣其他廟宇一般,同樣還有媽祖娘娘等神尊,環顧大殿正殿龍邊偏殿,及虎邊偏殿神龕配祀神祇,無意間看到的尊王爺公,尚見其他如:濟公禪師、中壇元帥、包府千歲、玄壇元帥、觀音菩薩、福德正神、關聖帝君、五營神將、太歲星君、虎爺公等神尪。


毫芒雕刻天下,舉世無雙;磚雕營造社區,台灣第一。粥翁為卅年沒見老朋友陳逢顯,同步磚雕路行經永吉宮拜媽祖。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一段這一帶,下城里也就是下城社區內,主要因為有陳逢顯毫芒雕刻館,粥翁卅年的老朋友陳大師的關係,經過社區總體營造,把範圍內環境小巷弄加以美化,含各戶住家、公共建築圍牆,大量投入磚雕建設工作多年,打造專屬於下城的意象指標,而成為全臺灣獨一無二的示範區,更加吸引不少國內外媒體採訪報導。


陸炳文早就知道陳逢顯有此特殊本事,65年前出生在臺北的鄉下農家子弟,一場對毫芒雕刻的啟蒙之旅,發生在他唸小學時,一趟戶外教學參訪臺北故宮,見到了200多年前清代、雕刻家陳祖章的傳世之作〈雕橄欖核舟〉,發現中國古時候的工匠,竟然能在小小的橄欖核上,刻出一整艘畫舫,裡面還有10個人,有人在喝茶聊天、有書僮正在泡茶、有倚窗欣當河岸風景,整個古代民眾休閒玩樂的風景,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


這段童年記憶,令他深感震撼,場景永難忘懷,影響大半輩子,非但開啟了入學專攻美術的念頭,且在當完兵馬上考取中央印製廠,跟著上海來台的老師傅,學印刷紙鈔用雕版技藝,而後再自己摸索毫芒雕刻,才有初步亮麗的成績,亦獲芒雕達人之封號。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在中華電視台主持〈中華文化之美〉,其中有一集介紹故宮文物的芒雕,專訪了30出頭的工藝技師陳逢顯,也就成了朋友,卻因各忙各的,見面機會不多,彼此仍保關注。


去(2019)年3月間,臺北故宮推出〈經典之美〉傳統工藝展覽,想起微雕作品已经揚名國內外,再度邀請入宮拍攝影片,首將他的作品與明朝期間的微雕〈雕橄欖核舟〉等藏品,前後2、3百年間古今相互對比一下,在媒材方寸之間雕刻精細的工藝作品,此為當代人窮畢生之力想達成的夢想,陳逢顯美夢成真實現了,自然引起陸炳文的關注。


選日不如撞日,乘此疫情稍緩,粥翁8日特地走訪,陳逢顯毫芒雕刻館,順便在陳大師的親自帶路,並導覽下參觀沿途曲折磚雕路,花了80分鐘時間同步走完全程,由100餘件大大小小磚雕集體創作構成,佈滿全臺乃至全球社區營造最長磚雕路。


當中最精彩的4處代表作應為:1、下城社區民眾活動中心門口外牆上的、3年前由包括102歲長者,共17塊DIY磚雕作品組合,其中三分之二作者皆已作古,如今竟是子孫輩永遠憑弔處。2、當地安坑國小學校外圍牆,世界單件最長磚雕牆210公尺。3、第3號高速公路涵洞內兩側牆上,代表本社區人文風情的磚雕牆。4、永吉宮外一排磚雕如意平安牆,又名佛手如意吉祥平安磚雕牆。


地理位置與新北市新店區相毗鄰,臺北市景美區的萬隆集應廟、新北石碇區的集順廟明德宮,陸炳文稍早也才同日入內,朝拜過媽祖宮廟406、407座,廟貌不很大,磁場卻很強,廟址很顕眼,一連兩拜主旨均在,祈求遠近兩個目標:近者為抗疫勝利的曙光早日到來,遠者為迎來人類永久的和平共存。


據瞭解到石碇集順廟,内含明德宮,又稱雙忠廟、尪公廟、仙公廟等。主祀雙忠尊神與呂仙公,一樓主神龕前神桌,還供奉中壇元帥、司命灶君、福德正神等,龍邊神龕供奉關聖帝君,虎邊神龕供奉天上聖母。集順廟位於西街石碇國小旁,前有一小小廣場,是往昔製茶興盛時期的茶葉集散中心。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本地人由景美迎雙忠尊神分靈建廟,原本的集順廟規模不大,整座建築以木構造為主,原廟已於1989年改為鋼筋水泥建廟宇,才有今廟貌華麗替代古意。


另悉萬隆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分香自福建安溪大坪集應廟,1863年(清同治二年)建廟,位於臺北市羅斯福路五段211巷內。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在安溪暱稱為尪公,又係由河南光州供奉尪公的高、張、林三姓族人傳入,而後他們亦把此信仰帶入臺灣,以大臺北一帶最盛。萬隆集應廟最近一次1985年重建,一樓規劃為里民活動中心,二樓以上祀奉诸神明仙佛,右邊神龕供奉天上聖母媽祖婆。


陸炳文末了特別介紹指出:臺灣地區擁有無數的宮廟,各祀其主神之外,也都配祀其他神明;所以在天后宮裡,見得到關聖帝君像等,另於各個神佛廟宇,所供奉眾神衹中,亦多見媽祖聖像在座,有如安康永吉宮、萬隆集應廟、以及石碇集順廟,主祀神雖有不同,卻迎入天上聖母,這種神仙和諧共處,信徒和睦共拜情形,久為臺灣人民俗信的特色,為別處華人社會不容易出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