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连载】天下有不散之筵席——“粥会”源流考略(2)

【连载】天下有不散之筵席——“粥会”源流考略(2)

更新时间:2013-04-10 来源: 发布:吴峻峰 浏览:

3.“上海粥会”

19304月初,丁福保迁居诂林精舍`1`,粥集如常,沈映冬`2`有说焉:

 

丁翁从好友朱燮钧先生之请,遂对外定名为“上海粥会”,而烦由画师钱化佛先生充任提调,每周五必一集。`3`

 

另有《丁福保先生年表》1930年条记载可征:

 

四月十九日,接纳朱燮钧建议,正式启用粥会之名,并冠以“上海”地名,曰“上海粥会”。`4`

 

“四一九”遂被定为粥会创始日(亦称会庆日),相沿至今。沪上曾经多次战乱,即1932年“一二八”淞沪之役、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1031日孤守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撤退前后之中日交战等,上海粥会被迫屡易其地。如《丁福保先生年表》1935年条所云:

 

“星一粥会”移虹桥疗养院`5`交谊厅举行,复议定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增添粥会一次。`6`

又如钱化佛回忆云:

 

丁府搬过多次,粥会也随着迁移。后来仲祜的哲嗣惠康,在西洋学医,得着博士头衔,回国执行医务,设诊所于张家花园对过的麦特大楼,粥会又移到麦特大楼。`7`

 

是时应为1936年。`8`193711月,“粥会改移雪园餐所举行”`9`。此时,粥会于社会动乱之情形下,忽有忽无间断举行,粥友见面,商谈离开战地,走避敌寇凶锋,丁福保则主张暂不离开。后战局恶化,未及逃离,上海便沦陷矣。租界此时则成为孤岛,粥会照常。钱化佛回忆云:

 

沪地沦陷之初,物价尚低廉,粮食不成问题,粥会照常;此后市上充斥六谷粉,米没有卖,粥会只得停止,改在仲祜家中诂林精舍备些茶点,居然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0`

 

又云:

   

那年丁老六十七诞辰,我们即在功德林为他祝寿,记得这天到了四十位……从这次举行后,好久没有举行过。`11`

 

丁福保67诞辰乃1940`12`。杨恺龄亦记云:

 

二十六年,抗战军兴。诂林精舍在英租界,粥会犹照常举行,至抗战后期停顿。”`13`

 

斯高《闲话粥会》一文仍之,末一语略详:

 

诂林精舍因位于英租界,粥会仍照常举行,至太平洋战争起始告停顿。`14`

 

太平洋战争起始乃1941年。又,高越天记述最详:

 

这一个粥会一直到了1937年,抗战军兴以后,还是藉着租界的关系,仍延续举行到1942年日寇突入租界,方告停止。`15`

 

抗战胜利前之上海粥会,大略如此。



`1` 无锡闻人丁福保先生的旷世巨著《说文解字诂林》(正编及补遗),编纂工作始于公元1923年,至1928年乃告成出版。在沪上发行时,回忆定价约需200银元。斯时也恰为《诂林》编集的年代,当时沪滨编书处,后来正名为“诂林精舍”。(吴平:《预约<诂林>》,《楼梯响了五十年》,第16页。)

  《丁福保先生年表》1929年条载:翻造上海市瑞德里旧居,取名“诂林精舍”,用以读书著述。(上海市梅白榕路204号)

`2` 沈映冬(19162006),谱名传鼎,别号海天楼主,江苏省无锡市人。曾在城区创办明德中学,后任教南京白下中学。1950年赴台任教,并远赴美洲乌拉圭,六度受聘国立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旋又久留美国,先后在17个州开设《论语》讲座,传授孔子学说。著作有《石鼓奇缘》、《于右任寻碑记》、《倪云林隐迹记》和《东林道上》等。

`3` 沈映冬:《上海粥会的由来》,《梁溪书友》第25期,2006910

`4` 3

`5` 1934年,由吴稚晖、于右任等国民党要人发起社会捐资,丁福保本人出资26万元,并向银行贷款10万元,支持其子惠康在虹桥路201号创建虹桥疗养院,1937年日军入侵时,迁至永嘉路404号,后又迁入霞飞路966号(现徐汇区中心医院)。(陈元麟:《抉微钩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上海租界沦为“孤岛“时,人口激增,疾病蔓延,其(丁惠康——笔者注)与父购置海上名绅叶鸿英在霞飞路的花园住宅,重新开办一所新虹桥疗养院(今徐汇区中心医院)。(陈元麟:《抉微钩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6` 3

`7` 2

`8` 1935年春,(丁惠康)出访徳、奥、瑞士等国,获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次年回国。(陈元麟:《抉微钩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9` 3

`10` 2

`11` 2

`12` 依惯例,古人生日均以虚岁计,若以周岁计,是年乃1941年。

`13` 14

`14` 斯高:《闲话粥会》,粥会文献,19671031

`15` 高越天遗作:《粥会历久而弥新——敬以此文追慕丁福保》,粥文丛刊065《明天的粥会——粥集在台五十周年纪念》2005年版,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