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谈开国元勋、护法烈士宋教仁(中)* 胡宗彝

谈开国元勋、护法烈士宋教仁(中)* 胡宗彝

更新时间:2013-03-04 来源: 发布:胡宗彝 浏览:
宋教仁先生翻译之重要外文书籍甚多,为日本宪法、俄国革命、英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俄国制度要览、俄国财政制度、美国制度概要等数十种。先生之翻译工作,得到了不少报酬,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同时又捐助了部分之革命经费。而外文之专长,亦使先生在工作方便不少,如一九零七年秋为了中韩边境之间岛问题,中日情势紧张。先生基于爱国热忱,广搜资料,从国际法之观点,旁征博引,写成六万字「间岛问题」一书,证明间岛是中国之领土。清廷持此书与日本交涉,始获得合理之解决,消除了中日兵戎相见之危机,先生之大名亦因此传遍中外。
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三月清廷勾结日本政府,严查革命同志,限制反清活动,孙中山先生被迫离日。先生远赴东北联络各地「马夫」,多次演讲,晓以民族大义,灌输革命思想,并成立「同盟会辽东支部」,作为东北革命指挥中心,期能鼓起东北革命之风潮,后因追捕之风声日紧,先生脱险回到东京。此时因革命工作遭受连串之打击,不少同志士气低落,唯先生深信革命必将成功,热忱不减,意志坚定。
先生于宣统二年(一九一○年)自日返国,抵达上海,于右任礼聘为「民立报」主笔。在近代政治活动中,媒体为重要之利器,在当时,报纸尤然。盖其传递迅速普遍,以之宣播政见,表达舆论,融朝野上下之意象,通内国外邦之声气,收效迅速,影响深远。故欧美日等先进诸国政府及政党,皆各拥有国报党报,为其喉舌。「民立报」为右老创办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旨,聘先生为主笔,以先生之文才学识,无异又开辟了革命之另一战场,与右老彼此相得益彰。自此先生即以「渔父」或「桃源渔父」为笔名为文撰稿,评论政治外交,分析国际形势,启迪民智,倡导革命,鼓动风潮,文笔雄浑,才华横溢,煌煌大论,每日数千言,众人争相阅读,先生大展长才。
先生撰文「论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近日政府之倒行逆施」、「宪政梦可醒矣!」、「日本内阁更迭感言」、「英国之国会革命」等文,其目的主在揭发清廷以立宪为名,行专制之实,尤其清廷颁布之宪法纲要,几大半抄自日本。而日本政治始终仍在藩阀控制之下,内阁改组亦是官僚私相授受,根本无民意可言。而英国则是君主立宪之母国,英国之国会制度已趋民主,亦近完善,才是真正代表国民公意。不以英国为典范,却学日本,清廷毫无改革诚意,根本就是在欺骗人民。呼吁同胞,应认清真相,群起反对。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二月,为中俄边界问题,俄向清廷蛮横提出多项无理要求:(一)俄人可以在蒙古自由贸易,保有治外法权。(二)在松花江设税关。(三)在蒙古、新疆各处设领事。(四)俄国领事与中国地方官员会审。(五)俄人可以自由在蒙古购地造屋等等,甚至扬言,如不接受,不惜宣战。先生撰文「二百年之俄患篇」、「蒙古之祸源篇」、「承化寺说」、「讨俄横议」,对俄之要求,逐项加以分析,揭露了俄国企图在北满、蒙古、新疆扩张政治与经济势力之野心,先生认为日俄战争后,俄国国力空虚,所谓宣战,亦只是虚张声势,甚盼政府立场坚定,不能为其恫吓之伎俩所惑。
对中日问题,因先生曾留学日本,且久居该国,接触广泛,故了解更深。先生撰文多篇,如「东亚最近二十年时局论」、「日本之密窥蒙古」、「论南满铁路属地行政权混杂之害」、「东三省之借款问题」、「后四国之纷议」、「极东政策之改变」、「今日中国之命运」、「政府借日债款十兆圆论」等。先生开门见山的明白指出,日本对中国之伪善与阴谋,日本对中国素有领土野心,是中国过去与将来的大患之敌。甚至指出美国对中国无领土野心,但美日经济利益冲突,不久将来,定会爆发战争。真是料事如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展开了日本公然侵华的序幕;一九四一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日战争爆发。先生之预言,果然一一灵验,足证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对世事之体认深入,观察入微。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次年,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唯不幸,满清余孽袁世凯,拥兵自重,阴谋不轨,国政难以推行,于是国父中山先生以国家大局为重,礼让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先生对袁素无好感,曾说:「其人不学无术,其品更恶劣可鄙。」先生默察时势所趋,苦思对策,认为用责任内阁,可以防止袁出任临时大总统之流弊。因此先生坚决主张「内阁制」。
所谓内阁政府(Calinet Goverment)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其特征是政府内部有一内阁,并由内阁集体决定政策,再送达国会。内阁集体向国会负政策制定的责任,内阁并透过指挥与协调行政部门,而执行政策并负责任。此种体制内阁必须获得国会多数人支持,政策方能通过。所以内阁制也因此将国家元首与政府领袖职权分开。内阁总理(现今之行政院长)并非总统之幕僚。先生博览群籍,钻研各国政治制度,优劣得失,了然于心,所以坚持此一政府体制,以制袁贼。﹝未完待续﹞(来源:《湖南文献》季刊 201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