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韋學良:陸炳文矢以孔子作兩岸文化交流最大公約數

韋學良:陸炳文矢以孔子作兩岸文化交流最大公約數

更新时间:2019-05-15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韋學良:陸炳文矢以孔子作兩岸文化交流最大公約數


[粥會新聞中心5月15日臺北訊]針對《“自信”是櫸溪儒學小鎮和諧發展力量——訪全球中華粥會世界總會長、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協進會會長陸炳文》專訪文字,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對外聯絡部部長、藍蓮文化會總會長、浙江藍蓮粥會會長韋學良,今天5月15日在朋友圈中,昭告天下粥友和文友稱:「5月9日,臺灣中華孔子學堂聯合總會名譽會長、藍蓮文化總會名譽會長陸炳文博士,接受磐安日報記者專訪。他就櫸溪孔氏家廟發展思路、及研學遊的未來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今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0周年,粥翁陸炳文心裡已經有了基本謀劃,他打算以孔子作為兩岸文化交流最大公約數,聯合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對外聯絡部,開展一次海峽兩岸“祀孔”儀式,大陸的地點就定在櫸溪村。屆時,兩岸將首次聯手,台湾的代表團一道在孔氏家廟,隆重舉行盛大的“祀孔”儀式」。其實在粥翁的謀劃裡,136天之後,還要組建一個全新的、〈全球粥會和諧會(大陸)〉,目前已有之〈粥和諧會〉群組,大約10餘人的小範圍交集,只是過渡時期的暫時性安排,俾與指標型之大陸各地粥會會長們,增加彼此的互動和增進相互的瞭解。

北京光華粥會會長寶世華,今作《衷心祝賀〈粥和諧會〉創群之禧》,文曰:「值藍蓮文化會在南宗孔聖儒鄉,櫸溪祖地成功開渠之際;全球粥會總長粥翁陸炳文先生提綱發起組建了這個新興的炳粥熱鼎,暨粥和諧會___更上一層樓的交流資訊、正態溝通、和諧前進的特殊使命平臺。此時無聲勝有聲,謹以北京光華粥會後學身份,向有幸被陸博士欽點入群的、諸位拔萃粥賢致上崇高最敬禮!

「經過百年滄桑磨煉、洗禮,全球粥會繁衍發展,與時俱新,既秉承: “烹谷施粥,以文會友;閒話家常,笑談古今”等旨趣,優逸基因傳統,同時不斷發揚:濟世覺民,拯危扶漢的光榮精神。尤其近年來,在新一代粥翁啟迪率領之下,文以載道,利以濟世,兢業不止,文創出新。特別在海峽兩岸之間,搭起一座通衢的彩虹橋,使祖國統一大業,腳踏實地,穩中求進。其誠心日月可鑒;其勤懇鐘鼎深銘。

「我等受粥翁一激,定當敬畏承先,而爭前不怠,添柴鼎力,儕足肩梯,為德輩增輝,亦為後來闢路,更加體現自身之相稱價值、和正能力量。“炳千秋粥熱調諸君善味文萬盞禪光照普世良心”。謹以此一新聯,奉獻於斯塔之門左右。又向藍蓮文化會韋學良總會長,特別惠贈〈藍蓮文會〉聯句互勉:“文化根深遊子齊家治國尋源苦旅,華人自信通儒格物正心研學和諧”。最重要也申明和、即本群明主衷心祝賀!同時再次向〈粥和諧會〉的全體賢兄同仁,竭力表示誠摯敬意!——2019年5月15日凌晨寫於京城」。


歷史上的今日,1977年5月15號,臺北粥會第3任會長楊森(字子惠)上將病逝三軍總醫院,享壽96歲;同日,由蕭贊育接任會長。日前,陸炳文總會長在浙江嘉興,造訪中共一大會址、南湖革命紀念館,適見館內陳列一幅對聯,上聯:鐵肩擔道義;下聯:妙手著文章。上款:子惠仁兄正之;下款:守常 李大釗。粥翁當即判讀,此乃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字守常),書贈中國國民黨大將軍楊森之聯作。

當天同行的藍蓮人,無不好奇問陸炳文,何以認定此聯為李、楊二氏應酬的佳句?指點語出明嘉靖,南京兵部員外郎中、文化名人楊繼盛的“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對子;李大釗僅僅在原對聯上,改了一個字易“辣”為“妙”,名聯就妙不可言,且顯兩人好交情。而李、楊二氏私交甚篤,始自“三·一八”事件之後,李大釗等中共領導人不能公開活動,陳毅暗中向李氏通風報訊謂:遇到了留法勤工儉學同學喻正衡,現為四川軍頭楊森的機要秘書。深諳民國人物在臺灣歲月,及渠等早歲秘辛的陸炳文繼續揭密。

「中共高層旋即佈置回川做兵運工作,陳毅受命於1926年8月,帶著李大釗、李石曾(臺北粥會第3任會長、勤工儉學運動宣導人),分別致楊森的親筆信,在喻正衡陪同下乘火車南下,經過尚在直系軍閥吳佩孚軍事統治之下的武漢,換乘輪船入川;楊森當時還是北洋政府的、討賊聯軍川軍第一路總司令,近日才就任軍閥吳佩孚委任的四川省省長。8月25日,楊森以客禮在其司令部接待陳毅,待看過李大釗、李石曾的手劄,楊氏首先向陳毅說明,參加國民革命的意向,表明他是開明派,如果需要可發兵10萬,到兩湖去援助北伐軍」。

稍早,粥翁研學遊到了磐安自然村,接受“我就是我”家宴招待,喝“自由人” 自釀美酒席間,陸炳文同樣揭開不少史上秘聞,自然皆與粥會名賢李石曾、楊森等文化人士,或勤工儉學周恩来、鄧希賢(小平)、陳毅等同學同志相關;還把好酒命名“自然統一酒”,並自然而然書寫5字留贈友人,期待兩岸一家親自然成一家人。臺北“粥王”王鏡宇,有感而發顷又得句:「自然村裡自然酒,兩岸統一兩岸情;酒情自然兩岸和,兩岸自然釀情酒:甘醇芬芳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