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蘇慶豐回憶莊嚴昔效王羲之在臺辦理曲水流觴

蘇慶豐回憶莊嚴昔效王羲之在臺辦理曲水流觴

更新时间:2019-02-16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粥會新聞中心2月16日臺北訊]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陸炳文博士,15日出席臺北地區展抱同學新春聯誼餐會前,已經先行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至善園,與同為展抱子弟的故宮前高管蘇慶豐粥友,共同享用了一場千載難逢的精神饗宴,回味45年前的農曆三月初三,同樣的臺北外雙溪小橋流水場景,由故宮前副院長、粥會名賢莊嚴,仿效1000多年前王羲之的曲水流觴,這裡也曾舉辦過的那場文化人士雅集。

蘇慶豐當天回憶說:故宮博物院從台中北遷不久,莊前副院長邀同事們玩曲水流觴,這讓當今我們很是羡慕,他們那一代的文人雅士,連娛樂方式都與眾不同,深深地滲透著悠雅的味道,他們的藝術生命與公務生涯,同那些古老文物及自然環境,幾乎完全融含在一起,著實已經分不出來,自己工作和生活、歷史與時代、使命及職責之間,意境跟界限到底存在那裡?其實王羲之曲水流觴傳千載,除了粥賢莊嚴首倡重現蘭亭會,現代文化人生活亦處處可見,粥翁炳文兄也在力倡這種雅集,稍早分別在花蓮中華粥會、與泉州華光粥會兩處曲水,曾將就地形辦過現代版流觴,雅興助長茶粥酒一味,廣受粥友歡迎和喜愛,一時傳為佳話及美談。

據瞭解,台北曲水流觴最初發起人,亦即舉辦者、傳承者莊嚴,一個為故宮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一生一共舉辦過三次,類此的騷人墨客雅集,第一次在戰火中的陪都重慶,第二次是台中的北溝,第三次為臺北的外雙溪;前後辦理的形式均大同小異,放在流水中的酒杯,在管道水中流轉,飄到誰的身邊,誰就喝酒吟詩。農曆三月三,是我們迎送祖先的古老節日,對漂泊在外的遊子而言,這個日子更別有一重涵義。看著那些精緻的小杯,經過自己,經過莊老,懷想莊嚴一定會憶起,自己在北平的工作地,那裡的那座叫做“禊賞亭”的亭子,亭子裡“曲水流觴”的四字。

從浙江紹興會稽山的蘭亭,到北京紫禁城寧夀宮的流觴,再到臺北故宮至善園的蘭亭,是根的綿延不斷,和濃的化不開來,交錯在一塊兒的鄉愁;之前一甲子台中北溝煙雨,中華文物初來乍到臺灣,在長達15年的歲月裡,被妥善存放在台中深山裡,莊老這一代故宮老人,伴隨文物來台的專家們,其間在清幽樂道之中,向海內外華夏子民、乃至世界人類宣示著,中華文明的精深與博大,直到1965年孫中山百齢誕辰,故宮博物院臺北新館建成,世人共擁之文化遺產,終於有了更加安全的家,因此為了紀念偉人之故,臺北故宮別名中山博物院。

另悉,臺北故宮的至善園規劃建造,就是依據書作「蘭亭集序」、及三月三曲水流觴画作而來。至善園就位於故宮的右前方,佔地5687坪(等同20000餘平方公尺),擷取中國傳統造園經驗,構築出具有文人氣息的仿古宋園景緻。園內設計依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為藍本規劃,包括八大勝景:蘭亭、籠鵝、流觴曲水、碧橋西水榭、洗筆池、華表招鶴、柳岸聽鶯及松風閣等,充分表達出中國庭園式的造景藝術,把花草香與書卷香氣融含成一體,身臨其境頗可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圖中右立者就是臺北曲水流觴最初發起人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