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菲律賓香港上海無錫花蓮多地粥友讀粥翁新作粥詩有感

菲律賓香港上海無錫花蓮多地粥友讀粥翁新作粥詩有感

更新时间:2018-01-16 来源: 发布:sandy 浏览:
菲律賓香港上海無錫花蓮多地粥友讀粥翁新作粥詩有感


[粥會新聞中心1月16日臺北訊]今天16日在微信上,多見海內外各地粥友,讀粥翁15號新作粥詩有所感,尤其是來自菲律賓碧瑤、香港、上海、無錫、花蓮等地眾粥友,分別以短信或詩文,來表達一己感想,頗多令人心生同感。


陸地回應說:「粥以成翁、文以成豪,陸家宗長、臺灣文聯主席陸炳文博士逾七近八,居然發表了處女新詩習作,可親才好‘近`(最好的關係度量),可愛才好‘笑‘(愛至深的定性),可喜才好'喝’(喝彩乃喜自心來),可爽更好‘玩'(玩態才呈最全情投入) !在距臺灣'咫尺'的菲律賓碧瑤市,陋室踱步,綸扇心搖,輕誦慢吟,得味有道…。大家都知陸游陸放翁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但卻鮮有人知他的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全球粥會155分會長,直到近幾年,追隨本族宗長,才日漸脫玩,恭愛忠誠,近些日來,戒煙、讀書、喝粥、散步…復活輕鬆!」

正方則以茶餘粥後敘才情,轉述故事來表達她的感佩:「當我在孩童時代,就從爸爸媽媽的講述中知道了,爺爺在自家門前架鍋熬粥的故事:每當黃河氾濫,或者大旱之年,百姓民不聊生,於是就有了往北遷移的大批難民,我的太爺爺就是那時候挑著擔子,將我的爺爺及全家從山東挑到了東北,開荒落草,耕田修屋,養家糊口,繁衍生息。那時的貧窮饑餓,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像的,所以先安定下來的人們,就自然接待起後來的一批又一批的,逃荒要飯的那部分人群,於是我的太爺爺傳到了我的爺爺,於是就聽到了我爺爺架鍋煮粥,並將自己的鞋子,褂子常常送給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故事。我的爺爺自然傳到了我的爸爸,我們那一個小新屯幾乎都是姓鄭,大家庭幾十口人一起過。

「我媽媽結婚時,六個妯娌輪班煮飯,那時全國還沒有解放,我的大姐是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1951年出生的,那時也是很貧窮很落後,趕上災年為了那些逃荒的人,我媽媽也會有架鍋煮粥的時候,這是傳統的家風。在我有記憶的時候,就常常有流浪的人在家裡吃住,媽媽很辛苦,不但煮飯給他們,還有鋪蓋捲兒要洗要縫,行善積德,勤勞儉樸,性情純厚,溫暖人間!記得媽媽在20年前去世的時候,本地的長老送給媽媽一副對聯,掛在靈堂上的句子:上聯是佛祖給把金鑰匙,下聯是功成果滿走天梯,橫批是阿彌陀佛!當然家族長輩並不是粥會會員,但他們身體力行行善助貧,也是踐行著粥會的職責。吳稚暉老先生1924年創立了‘上海粥會’ ,到今天全球171處文化人士雅集,集中幾代人的精髓,我輩需傳承與超越。而今我們走在新時代,就跟隨著:粥翁宗長任前行,中華文化會繼承,談天說地聊盤古,茶餘粥後敘才情吧!」

王小璣的讀陸總會長新作、及正方之感言後有感,得句:「良好家風有承繼,道義情深融粥糜,跟隨粥長行萬里,和諧契合促統一」。徐宏榮也跟進感賦,祝賀全球中華粥會聯誼會暨臺北市粥會大會成功,有句:「禮樂詩書詠惠風,超凡入聖德尊崇。藍田種玉迷津渡,金殿提名仕祿通。鹿苑薪傳銅鏡亮,鯉庭訓勉雅歌豐。笑談吃粥修禪意,國泰民安振鐸功」。

浦學坤接著,以詩題《贊陸翁》表述:  

     煮一鍋清粥
     香飄四海
     是誰在掌鍋
     讓八方粥友喝彩

     傳千年粥道
     全球搭台
     是誰在指引
     讓世界大門敞開

     聽浪濤拍岸
     沖滌塵埃
     是陸翁炳文
     讓粥道傳遞大愛(江蘇無錫梁溪粥會浦學坤讀陸炳文總會長詩作有感)

截稿前頃獲eve poon來電稱:「全球中華粥會陸總長真正棒!今(15)日這681次粥文雅集,既經典又意義深長!粥友聚會有聲有色,盛況盎然,可喜可賀!真的,總長的凝聚力非常棒!還有,發言非常精闢、獨特,除了引古推今,更以詩論證,詞句典雅雋永中,帶著清新脫俗,自然有不乏味之氣,讓我這不懂詩的人,也愛不釋手、一看再看而看不厭!最後有兩個問題,可否提問一下?一是,以總長的多才多藝,甚為神似陸游再世,您是放翁的後人否?其二,台灣許多退役將軍棄槍握筆,這舉措讓人欽佩!可否請代為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