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绘画已成史瑛通过画笔与心灵对话的媒介 * 马一丹

绘画已成史瑛通过画笔与心灵对话的媒介 * 马一丹

更新时间:2014-01-03 来源: 发布:马一丹 浏览:

几枝斜插在瓶罐里的浅色小花,几处寻常景色与日常生活中俯首可拾的物件,构成了女画家
史瑛笔下清丽的世界。
大凡对艺术史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以风景和静物作为艺术家的操作主题,是一种文艺复兴
后形成的绘画体裁,自形成以后就一直受到后世的世界各国追随者的喜爱,古往今来,多少
人都曾为之终身倾注心力。几百年间,以这二者见长的名家代有人出、——伦勃朗、科罗、
库尔贝、莫奈、塞尚、果甘、梵谷、马蒂斯、毕加索……。只要轻轻的信手拈来,就可以罗
列出一大串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过,时此刻我们所面对的,却是一位已经算得上是祖母级的,甚至根本还不是科班出身的
女性艺术家史瑛的作品,画面上所描绘的虽然也同样都是风景或者静物,由于其半路出家的
业余画家的身份,人们自然是不会将她的画作,与上列那些泰山北斗似的名家大作去比个高
低,至少从技术层面上就不会这样做,二况且者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如果我们
换一种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然后抛开那些纯技术的话题不谈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史瑛
的那些并不显山露水的画作中,还真有一些与别不一样而仅仅只属于她自己的东西。
乍一看去史瑛的作品确实算得上是貌不惊人,但常常就在这寥寥几笔的勾画当中,你已经在
不经意间会触感受到间的一种不可名状,然而又可能让人在不觉中生出几分莫名的感动的艺
术品质。也许正是在笔者这样一个身为大陆画家的眼中,这种品质就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从她画面里那种清新的笔调和淡雅的设色中,更容易感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的,淡淡
的却又久违的温情。
这是一种只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残存的,和在少年时代观看丰子恺先生的漫画而感受过的,
一种深蕴在传统的东方社会里才深藏不露的脉脉温情,自然而然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历史上从来都不乏女性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闺阁诗与闺阁画其实早就古已有之。近一二十年
来,由于大陆的经济起飞,在中国大陆,有着各种不同身份和年龄的女性开始纷纷置身于艺
术活动,以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我们再将史瑛的绘画与一些我曾经熟知的,生活
在大陆的这些女性同行的作品作一比较,我们还是可以觉察出一些明显的区别,由于没有经
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已经有点泛滥的媒体包装,和时下许多大陆女性画家,特别是专业化的
女性同行的作品常常所流行的那拽着头发上天似的标新立异和故作高深,史瑛绘画就因为没
有得到那种人为的的雕饰反倒更显得淡定从容,从而显出一种内心的洁净。又少了一些浮躁
与功利的心机。
30年前,一曲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曾经风靡大陆,使我辈等整整一代在那种长期的剧烈冲
突和抗争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大陆青年,开始可以去感受生活在另一片天空下的中国人的那种
发自内心深处的从容与淡定。直到20多年后,我终于有了机会去三次造访台北,我曾专门花
了许多的时间去走进台北的大街小巷,由此近距离的观察和体会到更多的,发生在这些寻常
巷陌里的冷暖人情,和有着各种不同细节和版本的小城故事的点点滴滴。
在我看来,不应该把绘画技巧的高下与娴熟与否当作评价史瑛们的绘画的标准和不二法门。
事实上即便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于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关注得更多的还是其中画面上
所表达出的,那种对于生命本身所作出的个性化的感悟和流露出的不一样的心境。
应该说,绘画已经成为了史瑛,这位资深的知识女性,通过画笔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的一
种媒介,和在相夫教子之余的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她在一遍遍的通过自己的手,从各
种不同的视角,去诉说着自己所感受到的“小城故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这些“小城故
事”能够化作天使的片片羽毛,去伴去随着新年的钟声,从她的自己眼中飘进天底下更多人
的视野与内心。

(作者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逾千米抗战巨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领衔画家,
2014.1.1 于陪都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