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近期活动 > 洛杉矶粥会雅集会员大会即将在蒙市召开

洛杉矶粥会雅集会员大会即将在蒙市召开

更新时间:2013-12-22 来源: 发布:文化部 浏览:
洛杉矶粥会雅集会员大会,召开日期: 2013/12/26(星期四),时间:12:00,地点: 蒙市新港城餐厅 (715 W. Garvey Ave., Monterey Park, CA.),特此公告周知。(来源: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官网 2013/12/20)
【编按】点击该官网后发现,有关台湾艺术文化的介绍,重点资料颇有参阅价值,谨摘取「美术篇」披露于后:
(一)原住民的织绣和雕刻──住在台湾已数千年的原住民,散居在台湾本岛或离岛,靠着大海和高山的原始资源为生。各族语言并不相通,部族结构、风俗习惯和信仰各异,因而衍生各具特色的祭典仪式和文物。特别是在织绣和雕刻方面,无论是住屋、日常用品、宗教道具等的木柱雕刻、木雕谷桶、石板雕刻,或衣服、饰品上的刺绣、缀珠、贴饰等都有人、动物等色彩艳丽的纹饰,反映出原生古拙的图腾。
(二)水墨画的世界──中国「文人画」兴盛于元、明,不论是花鸟、人物与博古,画风尚写意,以表胸中逸气。清代开始有大量移民从中国跨海东渡来台,移民中不乏戏笔弄墨的文人雅士。日据时期,台湾的美术教育经日本引进西方美术「写生」观念及东洋重彩绘画并在官办美展设置「东洋画」及「西洋画」类部别,对水墨画在台湾发展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播迁来台,许多承袭中国水墨道统的书画家先后移居台湾。在维护道统,复兴中华文化的时代氛围下,传统水墨画在台湾推展开来蔚为风气,随着社会的变迁及绘画思潮的改变,水墨画也不断的寻求改变,艺术家透过乡土关怀,寻找台湾水墨画的本色。八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物质生活富裕,加上信息发达,出国留学或旅行游学的风气大开,文化艺术考察访问不断,新思潮与新视野促使传统水墨变革。
(三)透过日本看西洋美术的台湾美术新经验──日据时代的台湾初步接触,了解西洋美术,大多是透过当时师范学校所开设的「图画课」,大多数的第一代台湾西画家即是在这种间接认知的模式下获得西洋美术的养成教育。日据时代日籍美术老师教导学生有关「户外写生」的观念,并带领学生到台湾各地写生。从面对自然的风景写生,艺术家面对真实的景观透过科学的观查与描写,将台湾风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表现台湾「地方色彩」之题材成为日据时期台湾绘画的特殊风貌。
(四)战后的岛屿美术──中原文化和殖民文化的撞击──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无条件归还台湾,接管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也带来汉民族的「中原文化」,而日本统治台湾时期所遗留下来的「殖民文化」还在发酵;两股文化的「激荡」与「相容」,清楚地映照在美术作品上。战后至解严前台湾社会封闭保守,艺术家为避免触及敏感或禁忌题材,宁可从庶民生活、周边熟悉的人物和自己立足的土地寻求创作题材。随着社会的开放与经济发展,台湾人民在富庶的物质生活中也激发了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七0年代晚期,画廊业兴起,欧美现代艺术的新观念与新表现,透过传播媒体和原文书籍的引进,激励许多年轻艺术家出国研究艺术,带回新的创作活力。
(五)解严后的艺术生态──解严后,反应在艺术生态上最明显的就是「表现的自由」,过去不敢碰触的「政治敏感」、「社会批判」、「文化寻根」和「反应时代性」等议题成为新的视觉表现与诠释的面向。「艺术表现不再是纯视觉的美感享受」的观念已为大众接受。
台湾对当时流行的普普艺术追逐大众文化的风尚亦不落人后,此当代流行文化的语汇呈现出当时台湾社会的开展与活力。
为了让台湾看见世界,让世界看见台湾,除积极参与国际重要美展外,亦自主筹划大型国际展览,展现台湾丰富多元的文化能量,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来源:文化部 2013/09/25 )